当前位置:鱼露攻略网 > 攻略大全 >

魔兽正史第1、2、3次兽人战争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鱼露攻略网带大家认识并深入了解第一魔兽,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所遇到的难题。

魔兽正史第1、2、3次兽人战争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魔兽正史第1、2、3次兽人战争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不算马上新出的“德拉诺之王”的剧情(德拉诺之王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线下的不同剧情)

第一次兽人战争就是魔兽争霸1,开始是兽人穿越黑暗之门,结束是兽人攻陷了暴风城

第二次兽人战争就是魔兽争霸2,开始是兽人进攻洛丹伦,结束是联盟攻陷了黑石塔,资料片剧情是联盟5人组远征德拉诺

第三次兽人战争(其实第三次已经不能称之为兽人战争了)是诅咒教派在洛丹伦传播开来,结束诸神黄昏之战干掉了阿克蒙德,资料片剧情是阿尔萨斯成为巫妖王

魔兽争霸第一代什么时间发行的?

美国的暴雪(暴雪娱乐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1994年开发成功1代

以下内容是<揭秘:美国暴雪娱乐公司三大成功秘诀>一文节选,楼主如果感兴趣,可查阅全文.

1992年,一种全新的游戏类型出现了。一家叫西木(Westwood)的公司发行了其沙丘系列的第二部《沙丘Ⅱ》。在这个版本中,玩家惊讶地发现自己可以实时地操纵多个战斗单位与敌人厮杀,就像真正的战场指挥官一样。此前,像打仗这种事在游戏里只能通过回合制、棋盘方式解决,根本不能反映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感觉。从此,即时战略(RTS)这一游戏类型正式诞生。

1994年,在芝加哥举办的夏季消费电子展上,人们又发现了一款模仿《沙丘Ⅱ》的游戏。除了背景设定从科幻变成了奇幻外,玩起来的感觉非常相似。那就是《魔兽争霸》,其制作者是一家叫暴雪的名气不大的公司。当时的玩家恐怕没有想到,10年后,西木公司已被电子艺界(EA)收购,并被撤销了公司实体;而暴雪的魔兽系列则不断发展壮大,并推出了顶级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

西木创始人之一路易斯卡斯特回忆说:“当我第一次看到《魔兽争霸》的时候,它对我们产品‘镜像’般的模仿让我大吃一惊。”暴雪方面对此“供认不讳”。暴雪的创始人之一迈克摩尔海姆承认,《魔兽争霸》就是从《沙丘Ⅱ》脱胎而来的,“我们非常喜欢玩《沙丘Ⅱ》。于是我们考虑在一个奇幻的背景下制作一款类似它的游戏,并加入了对战系统。”

1994年感恩节前,《魔兽争霸》正式发行。在《沙丘Ⅱ》之后,玩家们需要一款新的RTS游戏,《魔兽争霸》成为绝佳之选。这也大大改善了暴雪招收新员工的境遇——一些玩过《魔兽争霸》的玩家开始主动寻求在暴雪工作的机会,同时,也有很多人并不是游戏玩家,但看到了暴雪的上升势头即来投奔。然而,迈克摩尔海姆和暴雪的另一位创始人爱德汉姆并未被求职者的热情冲昏头脑。他们制订了严格的招聘策略:在暴雪工作的人必须是个游戏玩家。

1995年12月,《魔兽争霸Ⅱ》在全美发行,立刻引起轰动,成为暴雪首款销量超过百万的游戏——这个销量在当时整个PC游戏界都很少见。在开发《暗黑破坏神》的同时,暴雪也在考虑下一款即时战略的游戏将是什么。一个很自然的选择是《魔兽争霸Ⅲ》,但暴雪的“玩家开发者”们似乎有些厌倦了。“我们想从《魔兽争霸》中暂停一段时间,寻找一些新鲜的东西。”迈克摩尔海姆说。大家都想制作一款科幻背景的游戏,于是他们开发了《星际争霸》,并在1996年E3大展上展示给了公众。

结果几乎是一场灾难。玩家称其为“紫色的《魔兽争霸》”、“太空里的兽人”。他们认为这款游戏同《魔兽争霸》区别不大。暴雪面临抉择:是继续改进《星际争霸》,还是干脆放弃这一游戏?最终,暴雪决定对《星际争霸》进行大规模改进,哪怕这是一个“最漫长和痛苦”的过程。开发小组对《星际争霸》的图像引擎进行了彻底的更新。最终,在大量工作之后,《星际争霸》获得了成功。

在开发和改进《星际争霸》的同时,基于《魔兽争霸》设定的另一款游戏也在开发过程之中,这就是《魔兽冒险》,这是一款冒险游戏,故事发生在《魔兽争霸Ⅱ》之后。一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游戏公司被授权进行开发。消息传出后,媒体和玩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然而,在1998年E3大展前,暴雪宣布取消这一开发计划。此时,《魔兽冒险》的开发已经几近完成。这就好像在马拉松比赛选手终点在望的时候告诉他:“比赛取消了。”

暴雪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魔兽冒险》的原开发总监比尔罗珀对此的解释是,暴雪花了太大的精力在人物性格、迷题等设定上面,从而忽视了冒险类游戏的发展趋向。他认为,如果在1998年E3大展上推出《魔兽冒险》,玩家的反应将是:“如果在两三年前推出这款游戏,那它将成为经典之作。”冒险游戏正在向3D模式演进,而《魔兽冒险》的纯2D风格显得太“怀旧”——这正是在游戏开发上要不得的。此外,LucasArt公司那时刚推出的《猴岛小英雄Ⅲ》,具有十分出色的视觉效果,成为《魔兽冒险》的最大竞争者。暴雪认为,此时再推出《魔兽冒险》,无法成为“老A级”游戏。所以,他们最终取消了这一计划,转而寻求开发一个在3D环境下、更大规模的多用户在线角色扮演(MMORPG)游戏,后来被称为《魔兽世界》。

暴雪对自身品牌形象的要求如此严格,甚至有些刻意。实际上,当人们谈起暴雪产品的“好”时,更多谈论的是它们的复杂设定与精细,也就是游戏强大的可玩性和极深的内涵。与同时代微软的《帝国时代》相比,《星际争霸》在画面上并没有好多少,但游戏的可玩性则强得多,能更长久地吸引玩家。而对于《魔兽冒险》,暴雪采取了一贯的“要么最好,要么不做”的态度,坚决取消了这一计划。壮士断腕,自然损失惨重,但暴雪的目的是维护自己高端的品牌形象,以获得更长久的利益。

暴雪娱乐公司大事记

●1991年:暴雪前身Silicon & Synapse公司成立

●1993年:正式命名为暴雪娱乐公司

●1994年:更名后首款游戏《魔兽争霸》上市

●1995年:推出《魔兽争霸Ⅱ》

●1996年:收购Condor公司,并将其改名为暴雪北部;推出《暗黑破坏神》

●1997年:推出在线服务器“Battle.net”

●1998年:《星际争霸》上市

●2000年:《暗黑破坏神》上市

●2002年:《魔兽争霸Ⅲ》上市

●2004年:《魔兽世界》上市

●2005年:收购Swingin′Ape工作室;暴雪北部合并至总部

魔兽世界为什么堪称第一网游?

以下完全个人评价,本人玩了快7年

魔兽世界的游戏历史以及故事线很长,从1994年的魔兽争霸1到现在

游戏各职业的平衡性做的很好,不断的完善,就目前来说也很少有游戏能达到魔兽的程度

早期版本,片头动画当时很打动我,效果做的真好,游戏画面虽然不是那么华丽,但是做工来说我感觉很好,游戏虽然大,但是载入或切换场景并没有那么慢,并且要求硬件配置不是很高,配置一般就把画面效果降低,配置好就可以效果全开,地图相当大,真的感觉就是一个庞大的世界,bug极少,毕竟这个游戏非常大,具有几百人的专业测试团队,每个补丁出来之前都要经过严格测试,(内测然后在公测)最后测试合格玩家才可进入游戏,对玩家来说比较负责,各个职业的天赋和技能都很有特色,各个种族也有自己的历史和专属特长,游戏内的任务系统丰富,每一个boss,NPC,或某件传奇的装备,都有自己的故事背景

游戏操控性很容易上手,随意自定义快捷键,游戏内的音乐做的很有气势,例如暴风城的音乐和奥格瑞玛,各个地图的背景音乐都不同,有的听着很悠然很舒心,有的则感觉很凄凉(例如塔纳利斯沙漠)等等吧····

魔兽起初在大陆开放时,他的主要特色是团队活动,副本的概念是魔兽最先运用并发扬起来的,

大家进入一个团队,一起参加战斗,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职责,掉落的装备分配模式有好几种,相对公平,公会的话可以根据DKP来分配,DKP这个概念也是魔兽发扬光大的,简单来说就是活动积分,每个公会的积累和使用方法都不同

我玩了这么久主要是因为我放不下这款经典,我的账号注入了我太多的心血,再说我也没有发现有其他能超越魔兽世界或同水准的游戏,什么时候魔兽消失了,我才会放弃

先说这些吧,你看看,有什么疑问请继续,纯手工打字哈哈·····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